「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什么区别

体育正文 217 0

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什么区别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有什么特征? 好参考一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5678”的特征: 1、超五成研发投入在 1000 万元以上;2、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3、超七成深耕行业 10 年以上;4、超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 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了7%。据统计,2020 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 1.41%。据全国工商联数据,全国研发投入前 1000 家民营企业 2020 年研发投入强度为 2.57%。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有什么特征? 好参考一下

2021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是什么?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可以在澎湃新闻里查到。2021年初至今,高景气赛道的龙头公司已经兑现了显著涨幅,预期回报有所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市值下沉“翻石头”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认可的选股思路。而这和国家层面定义的“专精特新”类中小企业高度重合。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意味着,从工信部在2011年最早提出“专精特新”开始,经历了多年的探索、研究、前期准备,这一概念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专,即专业化;精,即精细化;特,即特色化;新,即创新能力强。“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且企业规模需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因此一般为中小工业企业。自2017年起,工信部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牵头汇总了共计3批“小巨人”和5批“单项冠军”,共计4762家制造业企业,包含396家A股上市公司。这是国家层面对中国制造业的一次全面“摸底”。2021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而这可能只是一轮政策红利的起点。根据申报标准的不同,工信部牵头的两份名单各有侧重。所谓“小巨人”,是指未来3-5年的高景气赛道中,已经崭露头角的明星公司,其当下的营收规模尚小,但潜力巨大。单项冠军:所谓“单项冠军”,是指在特定制造业细分赛道中,经过长期深耕、激烈竞争后,最终成为龙头的企业,其市占率要求全球前三,但对其所处赛道是否朝阳没有具体要求。两份名单的结合,即立足当下,也放眼未来,可谓是中国实体制造业的浓缩精华。
2021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是什么?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条件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专项条件。下面重点说说专项条件。1.专业化。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 70%以上;同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还有就是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配套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2.精细化。企业采用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式使组织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还需具备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省前5 位等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精、特、 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1、专业化指标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2、精细化指标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 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3、特色化指标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4、创新能力指标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一般性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1)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满足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8000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总额30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50%以上。(2)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3)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创新直通条件满足以下一项即可:(1)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2)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企业组名单。5、产业链配套指标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6、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条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缘何而来?

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018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从重点领域、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申报条件做出严格要求。 在2019-2021年间工信部公布了三批 4762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涵盖制造业中各个补短板、锻长板的关键细分领域。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缘何而来?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体怎么判断的?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根据2018年的文件《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产品基础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18-2020 年),培育 600 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2018 年培育 100 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其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水平、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体怎么判断的?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